新能源行業競爭中搶占先機 永興特鋼自建與并購并行
導語 mybattery日前,新涉足新能源行業,便接連增資并購合縱鋰業、增資旭鋰礦業、設立新能源新材料子公司,如此大手筆布局新能源產業的永興特種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受到業內廣泛關注。 目前,新能源及電池相關政策、新能源汽車銷量、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是影響鋰電池發展的重要指標。作為整個電池產業鏈的上游,鋰常被稱為“白色石油”,已成為生產高科技設備和車用動力電池必要材料之一,廣泛分布在鹽湖及海水中,主要以鋰輝石、鋰云母及磷鋁石礦的形式存在。目前鋰資源提取主要來自鹽湖及含量較高的礦石,其中,鋰電池原材料碳酸鋰可直接從鹽湖和鋰礦提取。 數據顯示,2016年,在新能源車新增產能完全釋放時,全球碳酸鋰產量為24.42萬噸,受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動力電池需求大增,全球碳酸鋰消費量達22.60萬噸,其中電池行業領域占27%;中國碳酸鋰產量為5.4萬噸,同期表觀消費量達8.7萬噸,供給缺口3.3萬噸,在中國的碳酸鋰消費結構中,電池領域占比高達41%。預計未來幾年國內碳酸鋰需求量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中國碳酸鋰需求約為25.26萬噸。 基于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日漸成熟,動力電池對鋰資源的需求急速擴容。碳酸鋰價格上升,如何降成本以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成為當前產業發展關注熱點。有業內人士認為,只有真正掌握了上游的鋰礦,才能降低企業成本,增加自己的利潤率。由此一股鋰資源搶購潮開始啟動,各路資本紛紛加入到鋰資源“爭奪戰”中,以控股、參股或包銷形式控制著鋰礦資源,落實碳酸鋰生產項目。 日前,新涉足新能源行業,便接連增資并購合縱鋰業、增資旭鋰礦業、設立新能源新材料子公司,如此大手筆布局新能源產業的永興特種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永興特鋼”)受到業內廣泛關注。 永興特鋼(股票代碼:002756)成立于2000年7月,專業從事特種不銹鋼棒線材及特殊合金材料的研發和生產,產品主要應用于石油化工、高壓鍋爐、核電能源、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工業領域,是中國不銹鋼棒線材龍頭企業。其不銹鋼棒線材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七年位居前三,雙相不銹鋼管坯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并有多種產品出口海外。 永興特鋼董事長、總經理高興江 近年來,進入新能源鋰電的企業,成功者不少,但也不乏失敗案例!靶履茉翠囯姴牧系难邪l生產與上市公司業務同屬實體經濟、同屬金屬冶煉行業,具有較多的相通性,公司的先進管理經驗可進行移植和輸出!闭劶安季中履茉葱袠I初衷,永興特鋼董事長、總經理高興江向中國電池網(微號:mybattery)表示,新能源行業發展空間巨大,本著“做優存量,做大增量”的原則,在做優做強特鋼業務的同時,投資新能源行業,開拓潛力巨大的鋰電市場,不僅可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還可平衡主業發展波動,為上市公司未來的業績持續快速增長奠定基礎。同時,公司具備發展鋰電行業的技術支撐。另外,據公司三季度報告,現有凈資產32.79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僅為14.16%;停牌前,公司市值已超百億。公司可使用的資金較為充裕,發展新能源風險可控。 競爭中搶占先機 合縱鋰業是一家從事電池級碳酸鋰等鋰產品的技術開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具備以鹽湖鹵水、人造鹵水、粗制碳酸鋰(如由廢電池回收、加工而成)等原材料制備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工藝,具備明顯的工藝技術優勢。目前,合縱鋰業在鋰電池行業內知名專家李新海教授帶領下技術處于行業內領先水平,公司產品成功打入比亞迪、天津巴莫、科恒股份、當升科技、優美科等鋰電行業主流企業供應鏈。 2017年7月,永興特鋼邁出了對新能源領域戰略部署的第一步,以戰略投資的方式對合縱鋰業、旭鋰礦業分別增資1億元,正式進軍鋰電領域。2017年9月,通過受讓取得合縱鋰業11.4691%的股權,合計持有合縱鋰業25.7549%的股權。11月,公司擬作價不超6.22億元,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合縱鋰業67.9%股權,完成后,公司將持有合縱鋰業93.66%股權,借機深入鋰電產業。 旭鋰礦業主要產品是人造鹵水。根據多家公司實踐經驗,鋰云母提鋰難度很大,很多企業也在嘗試,到目前失敗案例較多,但從旭鋰礦業生產情況看,技術和工藝已突破了從低品位鋰礦石高效選礦并制備鋰鹽溶液的技術難題,其生產的人造鹵水已滿足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要求。目前已具備年產人造鹵水可制備5000噸碳酸鋰的產能。經過多次裝備改進、工藝完善,技術已逐步成熟,公司已開始向合縱鋰業穩定批量供應人造鹵水。 助力標的企業做大做強 資料顯示,合縱鋰業具備利用多種含鋰原材料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的能力,可利用鹽湖鹵水、鋰云母制人造鹵水、粗制碳酸鋰(由廢舊電池回收、加工而成)等多種原料制備電池級碳酸鋰,原材料適用性強。 另外,合縱鋰業工藝除雜效率高。通過其工藝設計,將雜質歸類處理,即所謂轉型歸一手段,高效除去鹵水中所含有的如鎂、鋁等各種雜質,實現不同組份的多種原材料制備電池級碳酸鋰。同時,利用旭鋰礦業由鋰云母加工制備的人造鹵水生產電池級碳酸鋰,實現了由鋰云母制電池級碳酸鋰。鋰云母的工業應用,為合縱鋰業未來原料供應的穩定提供了保障。 在利用廢電池含鋰廢料生產電池級碳酸鋰方面,粗制碳酸鋰目前是合縱鋰業的主要原料來源之一。公司早在2016年就與相關廢電池回收加工企業建立穩定的業務聯系,采購其提供的粗制碳酸鋰,經溶解、初步除雜后生產氯化鋰溶液,并利用其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皠恿﹄姵鼗厥针m起步不久,但公司借由技術儲備發展迅速,廢舊電池回收技術已較為成熟!崩钚潞7Q。 李新海透露,2017年1-9月,由于市場上原材料供應緊缺、部分生產設備有待改善等原因,公司初步形成了年產10000噸電池級碳酸鋰能力,目前產能處于快速爬坡階段。隨著生產設備的更新完善,以及旭鋰礦業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后續產能將大幅提升。 鋰資源開發與提取從行業上屬于金屬材料在新能源行業的延伸,永興特鋼通過資金注入支持標的企業,深入布局新能源領域,可以將自己長年積累的在金屬冶煉行業的管理、開發方面的經驗進行復制,兩者平衡、融合發展,幫助標的企業做大做強,實現1+1>2。 實施自建與并購并行 值得注意的是,為加快推進永興特鋼在鋰電新能源材料的布局,12月12日,公司子公司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永興新能源”),與宜豐縣人民政府簽署《關于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西宜豐工業園區建設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合同書》。公司披露公告顯示,項目初步規劃年產能3萬噸鋰電材料(電池級碳酸鋰及氫氧化鋰),建設年產能240萬噸采礦、選礦項目。一期項目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規劃建設年產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并建設年產能120萬噸采礦、選礦項目,計劃2019年實現投產。 同時,公司披露公告,為推動公司鋰電新能源業務的快速發展,提升公司碳酸鋰產品的適用性和先進性,公司擬將持有的永興新能源3,000萬元人民幣注冊資本所對應的股權及相應的出資權利義務給合縱鋰業實際控制人李新海。轉讓后,公司持有永興新能源70%的股權,李新海持有永興新能源30%的股權。 “合縱鋰業作為公司布局新能源行業的切入點。并購完成后,公司將對其加強管理、優化工藝,實現滿產運行,提升盈利能力。此外,公司對旭鋰礦業擁有并購權,在相關收購條件滿足的前提下,將啟動收購程序,打通產業鏈。同時,為快速占領市場,公司直接投資新建鋰電項目,利用資金優勢,鎖定大量鋰礦資源,采用先進設備和工藝,加快建設進度,力爭快速提升產能!备吲d江稱。在原材料供應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公司增資并購合縱鋰業、增資旭鋰礦業、設立永興新能源是一個完整的事項,是公司在新能源行業的整體布局,將形成鋰電行業上游業務的產業鏈。為實現對新能源行業整體布局,公司將以增資為基礎,搶占先機,以永興新能源建設為主體,穩步有序推進。 在新能源車補貼退坡、降成本呼聲高漲、鋰資源爭奪戰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已經掌握了貫通從鋰礦開采到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并在籌劃國內鋰礦資源獲取事宜。在自有礦資源的基礎上,實現原材料價格波動可控,隨著公司對合縱鋰業、旭鋰礦業生產經驗總結提升,改進工藝、提升裝備,可有效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 [責任編輯:張重陽]
相關新聞
|